其實來到這裡才知道不一定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是也要自己身處在國外的這個環境下,才能深深體會的到。剛到倫敦才發現這裡一切都超乎我的想像,超乎想像的不便利,超乎想像的科技不發達,超乎想像的貴。但慶幸的是,這裡有很多設計資源,除了藝廊跟博物館幾乎是免費的之外,每個月都有很多不一樣的設計活動可以參與,在這已經不在僅僅是向書學習或向人學習,而是全方位的由環境塑造一種氛圍來感染你的感受與思維
再來說說學校的部份,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校區零散的坐落在倫敦五六個地方,而我們藝術與媒體系的設計組位在倫敦市中心的東半部,在附近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與印度風情的地方,這裡有很多藝廊與畫廊,假日在這裡也固定有藝術市集。也許是因為位在市區,教室的數量設備跟空間還有老師根本不足以應付全部藝術與設計系所大學碩士博士課程的學生,因此開的課不多,選課幾乎完全沒有彈性,四堂必修課是六個組(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傢具設計,室內設計,珠寶設計,織品設計)的設計學生全部一起上,人數高達七八十人,上課,常常出現有同學沒有位子坐或是作業檢討不完或是草率應付的窘況。上課的設備器材非常的不先進跟不足,更不用說研究生能夠有討論跟創作的空間。
在這裡的碩士課程沒有安排任何各領域的專業技能課程,也如同上述所說,因為教師及教室設備有限,所以他們以安排workshop的方式,來協助學生補充這部份的不足,但提供課程的數量也非常的有限,只能時時留意學校網站先搶先贏。目前我已經參加過Letter press 跟Textile printing這兩個workshop,雖然這只是兩三個小時短暫的基本介紹課程,但是可以自己練習跟發展自己的作品也算是很不錯的方式自學。 而學校設備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應該是圖書館,裡面的設計書籍很多,我常利用課後到圖書館看書翻閱設計雜誌,雖然更新書籍的速度沒有很快,但是相較於學校其他方面真的算是很不錯。
關於課程內容的部份,本學期的三門課分別是兩門必修Research method, visual communication 和一門選修 2D Design。
Research method
透過第一周的海報展示你未來希望研究的方向,之後就是大量的閱讀並且參觀美術館,透過分組讀書會及報告的方式來練習研究的方法,期末繳交一篇六千字的報告。
My work:
在這門課雖然是以學術研究為主,但是幾乎每堂課都會透過海報workshop的方式來分享自己研究題目的架構跟case studies的關連。這學期我的研究題目主要是研究 『How to use Visual Narrative in advertising to Raise Social awareness』,因為我過去曾經為家暴議題創作一系列公益廣告,獲得的回應與意見讓我更想深入研究公益廣告的設計。透過自己在倫敦生活的經驗,去尋找生活中看到的設計案例來做分析,去探討一個廣告是如何帶給人們視覺及心理上的衝擊而使人們願意為社會做一點改變。雖然這堂課最後產出的是一篇六千字報告,但是透過文獻探討與案例研究,而能夠更深入的去思考如何創作一件能夠引起大眾注意的公益廣告。
Visual communication
這課主要是分成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是定位自己職場方向,透過對未來的定位做出長短程的分析及計畫,並且請專業的設計師檢視你的作品集,採納她們的意見來重新修正你的作品,以達到未來求職的需求。
另一個是以改造教室為主的設計專題,透過每週海報展示的視覺傳達來呈現你的想法。 一開始再老師解說課程計畫時,發現也許這是一個突破,可以跳脫我們專業領域的創作,但是在執行上其實有一定的問題存在,因為老師闡述這個課程的目標太模糊,導致學生無法達到老師的要求,例如要求非室內設計的學生改造教室感覺有點不適切,我在幾週前跟班上同學共同將這些上課的問題與建議提出來跟授課老師及平面設計導師討論,但當下仍然沒有得到妥善的回應。雖然如此,我仍然盡力的將自己的想法努力的實踐,所以仍然得到同學及老師的肯定。
My work:
在學期中繳交的職場方向研究及未來定位的報告書,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報告,但我仍是運用不同材質的實驗跟拓印方式來裝訂整本報告書,讓報告內容能夠與整體封面有所呼應,而這也讓老師一眼就知到我是來自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 。而改造教室為主的設計專題,相較於課堂上其他傢具設計或室內設計的學生,也許平面設計師無法為教室設計出新的桌椅,但我們可以使教室裡的訊息更清楚,使人們使用起來更便利,因此我的整體的概念是透過information design與教室設計做結合。 我從每週課堂海報設計開始做計畫,透過統一的色調及視覺元素讓這一系列海報不僅有關連且有較高的識別性,而在主體內容的設計上,先對教室的使用族群做研究,把教室使用的目的列出來,並為這些『目的』設計出相對應的icons。老師對於這個設計給了蠻高的評價,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實際而可以快速執行的設計計畫。
2D Design
這門課的主題叫做 love and city.透過對羅藍巴特戀人絮語的內部情感解讀及外在感受城市作分析研究,大量的發想概念及可能性,在慢慢的將這些想法濃縮成為一個核心概念來發展期末計畫。
My work:
我對於這個主題非常感興趣,從一開始隨機分配羅藍巴特的文章,我拿到的是關於『溫情』,是一篇訴說情人間,從一開始對另外一半產生的想法跟慾望和到後來產生的失落感。透過老師引導我們閱讀羅藍巴特的戀人絮語到自己實際探訪倫敦而產生發想,我用大量的素描與插圖和拼貼來呈現我的想法。在整個project的出發點,我把城市跟戀人的關係以甜點做連結,來到一個新的城市每個景點就像甜點一樣迷人,但停留久了便會開始看到更多支微末節的缺點,而這個現象也同樣可以套用在熱戀期的情人身上。當概念確定,我更深入的探討『情人的關係』,我運用兩個不同家庭的建築物與蛋糕結合的插圖絹印在t-shirt來表現情侶的個體存在,當兩者結合在一起要成為一個家庭的同時,透過衣服正反面的關係來呈現『情人與婚姻』背後所蘊涵的意義為何。我後來盡一步用短片來支持我的概念。而這個計畫從一開使的素描發想,就獲得同學跟老師的讚賞,他們認為我用不一樣的角度來探討愛情是很特別的。
透過這學期的課程及自己課外學習的經驗,獲得了很多有趣的創意跟想法來製作成作品,這些想法跟創意得到很多老師及同學的肯定,這也成為我未來能夠不斷充實創作的動力。下一學期又要準備摩拳擦掌了:)